AI 拉大了名校生和非名校生的差距

2025/09/05

原文:鄭紹鈺's post

信息来源:科技爱好者周刊(第 364 期):最难还原的魔方


哈佛經濟學家怎麼看生成式 AI 對就業市場的衝擊?

究竟 AI 對勞動市場的衝擊為何?我的同班同學兩人的論文總算出來了!

他們兩人在美國勞動經濟學權威 Larry Katz 及一票人的指導下,使用 LinkedIn 上 285,000 家美國企業僱員資料的研究,結果已經出來啦!我個人認為這是目前市面上最重要的研究,因為他們的資料最好,不是用推估的,也不是用加總的資料,而是追蹤了 LinkedIn 上約一千萬名員工的去向,實證方法也最乾淨。

結果非常直接:對許多產業來說,整個職涯階梯斷掉了!

AI 斬斷了新進到市場的 junior job,用一張圖可以講得最清楚,Senior 的工作職缺幾乎毫無減少,但是 Junior 工作的消失讓整體的職缺量掉了下去(見附圖一)。

-這效果在美國的零售業跟批發業的衝擊最大,許多零售業的文職基本上被取代了(e.g. 行銷人員等),對傳統製造業的直接衝擊較小。

-這效果在美國對於非名校的畢業生衝擊最大,對哈佛 MIT 之類的畢業生沒有什麼衝擊,但對非名校、中間 tier 的大學畢業生衝擊極大。

-在空間上,引爆點來自

California, New York, Texas, Massachusetts, and Virginia 這五個州,並逐步擴散出去。

-Senior 的工作職缺越來越搶手,但 Junior 卻開始崩掉了。(見圖二)

-對臺灣有什麼啟示?臺灣最核心的科技業乃是製造業為主,衝擊會比美國矽谷小,但如果你的工作是服務業性質,可能就要很小心了。

-而且 AI 是否「抹平了學歷?」目前看起來正相反!在美國,反而是非名校的學歷貶值的更快!

*有興趣的請去他們的推特看原討論串:https:x.com/SeyedMH98/status/1962332728130503027

*或下載他們的論文來仔細讀:https:papers.ssrn.com/sol3/papers.cfm?abstract_id=5425555

原文

AI 斬斷了新進到市場的 junior job,用一張圖可以講得最清楚,Senior 的工作職缺幾乎毫無減少,但是 Junior 工作的消失讓整體的職缺量掉了下去


原文评论

把在工作中從 junior 成長到 senior 的路徑給切斷了。現在的 senior 沒問題,但是未來要怎麼樣補充退休的 senior?

我的想法是既然在工作中無法提供足夠的機會,可能就要透過很多的競賽和模擬來訓練 junior,要超多的來彌補工作上失去的機會,也許要由政府主辦相關的活動。

但困難就在這些 junior,在能參加專案之前就已經投了一大筆資金在學校 (跟可能的證照花費),要是得等到 semi-senior 才能上線,那這中間的培訓成本、生活成本跟可能的沉沒成本 (沒辦法堅持到最後) 會讓投入與風險難以承受,尤其是轉換跑道/斜槓會變得非常困難,因為要能達到多面向 senior 的是極度稀缺人才、通常達成的人都是主管職了,而斜槓感覺也更難了...

点此查看原文